短视频直播新赛道:2024年抖音运营者的"两难选择题"
(本报记者 王梦洁)随着抖音日活突破8亿,一个行业争议正在浮出水面:运营者必须"钉"在直播间吗?记者近日调查发现,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,折射出直播电商行业的深度变革。
在北京某MCN机构的透明直播间里,运营总监李响向记者展示了他的"双线作战"设备——左侧电脑实时监测直播数据流,右侧手机同步处理后台订单。"去年我们要求运营全程跟播,但现在AI工具能完成70%的常规动作。"李响的团队通过智能场控系统,已实现1人同时监控5个直播间。
但杭州主播"小鱼儿"持不同观点:"真正的好运营就像副驾驶,必须感受到直播间的'气压'。"她举例说,上周一场宠物食品直播中,正是运营第一时间发现观众对"原料溯源"的追问,及时调整话术促成单场GMV破百万。
第三方数据显示,2023年采用"半无人化"运营的直播间同比增长210%,但退货率相较人工运营高出2.3个百分点。抖音官方虽未强制运营跟播,但在最新发布的《直播质量白皮书》中,将"实时互动响应速度"列为核心考核指标。
"这是效率与温度的博弈。"中国传媒大学数字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张伟指出,"未来三个月内,具备AI工具使用能力+临场应变力的'混合型运营'将成为行业新门槛。"据透露,已有头部机构开出30万年薪招募此类人才,较传统运营岗位溢价40%。
这场关于"在场与否"的讨论,或许正是直播电商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的晴雨表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