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佳木斯网络社交新地标:本地聊天室成情感联结纽带】
午夜时分的佳木斯红旗街上,24小时营业的"老地方烧烤"灯火通明,几名刚结束夜班的年轻人围坐在冒油的烤串前,手机屏幕里正闪烁着名为"松花江夜话"的聊天室界面。"在这儿能听到最地道的东北嗑儿",95后电工小张边说边在聊天室发出一条语音,浓重的桦南口音立即引来了三五老乡的俏皮回应。
这个诞生于2022年冬天的网络空间,如今已成为佳木斯人独特的社交客厅。聊天室创始人"江边老王"向我们展示着后台数据:注册用户中35%是异地务工人员,他们通过乡音识别功能自动匹配老乡群组;每周五晚的"东北话接龙"活动能吸引上千人同时在线,最年长的参与者是位78岁的退休语文老师。
"比微信群里自在多了"在东风区经营菜店的李大姐告诉我们。她会把当日没卖完的蔬菜拍照上传,附近居民直接在下班路上就能"云挑菜"。这种带着黑土气息的市井智慧,让这个主打"慢社交"的平台意外收获了78%的次日留存率。
佳木斯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分析称,这种地域性极强的垂直社交模式,正好填补了当代人"附近社交"的缺失。据悉,运营方正在开发"冰雪大世界"主题聊天房,准备在这个冬天用乡音温暖更多漂泊在外的"东北银"。